今年 3 月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定了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,本办法自 2025 年 9 月 1 日(即今日)起施行。
《标识办法》明确,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主要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两种形式:
- 显式标识是指在生成合成内容或者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的,以文字、声音、图形等方式呈现并可以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;
- 隐式标识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的,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。
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,《标识办法》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,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,保护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,维护社会公共利益。
8 月 31 日,微信珊瑚安全发文宣布,根据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要求,平台会对 AI 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。为保障用户信息获取的透明度与可信度,平台进一步优化内容识别能力。
同时,微信珊瑚安全也强调,为避免发布的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引起混淆或误认,用户发布的内容为 AI 生成合成的,发布时需主动进行声明。

依据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规定:
- 用户在发布或传播 AI 生成合成内容时,不得以任何方式删除、篡改、伪造或隐匿平台添加的 AI 标识。
- 同时不得利用 AI 技术制作传播虚假信息、侵权信息以及从事任何违法违规活动。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及平台规范的行为,平台将视违规情况进行处罚。
|